首页

国产在线精品棉袜

时间:2025-05-25 07:22:48 作者:行走赣鄱看非遗:“唱戏要从娃娃抓起” 浏览量:28236

  中新网江西庐山5月23日电 (巫发阳 袁源)“《双官诰》《窦娥冤》《罗成降唐》《秦香莲》,我们在西河剧院接连演了四个晚上,吸引了4000多位观众前来观看。”近日,走进江西庐山市老年大学,西河戏保护发展研究协会会长程月华正在指导戏剧班学员唱西河戏。

图为程家训(左)、程月华(中)在庐山市老年大学指导戏剧班学员唱西河戏。巫发阳 摄

  “西河戏在庐山市非常受欢迎,光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演出,一年就有2000多场。”程月华介绍,每逢修路、婚庆、大寿等喜庆事,当地群众都会搭台唱戏,因此,小到3岁的小孩、大到70岁的老人,都能哼唱几句西河戏。

  据了解,西河戏又称“弹腔戏”,是流行于赣北一带的传统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晚期,剧目多为历史袍带戏,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内容崇尚忠、义、廉、孝,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西河戏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我的父亲程家训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了唱戏,他甚至辞去了农机管理站的工作。”程月华笑着说,父亲对西河戏爱得痴迷,唱了70年戏,虽然已经是耄耋之年,但是仍然会前往乡镇社区、老年大学指导村民、戏迷唱戏。

  程家训对西河戏的热爱和坚守深深地影响了程月华。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西河戏,2024年,程月华在庐山市文化馆开设了“西河戏小小传承人”兴趣班,“我们这个班是公益性的,每周上一次课,主要教孩子们西河戏的身段和唱腔,我父亲和师兄也都过来帮忙了。”

图为程月华(中)在演出西河戏。受访者供图

  在兴趣班的结业仪式上,孩子们穿着戏服,有模有样地登台唱戏,引来台下观众阵阵欢呼,“唱戏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们学得很快,有几个孩子很有天赋,如果能坚持学下去,以后肯定能成角儿。”程月华说。

  近年来,为扎实做好西河戏保护传承工作,庐山市委统战部联合庐山市文化馆,扎实推进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送戏进景区等活动,打好“文化牌”,唱活“经济戏”,为擦亮庐山“人文圣山”金字招牌赋能添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专访原创话剧《深海养牛人》导演刘九思:期待引发年轻人共鸣

接稳“矢志为民”接力棒,始终做民声民意的倾听者。念兹在兹,不负人民。人民的“小木船”摆渡百万雄师驶向胜利彼岸、人民的“小铁锹”在亘古荒原上挖出大油田、人民的“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历史大幕……鉴往知来,正因我们党时刻站稳人民立场,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才能不断推动中国巨轮破风斩浪、稳健远航。广大年轻干部要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群众的幸福冷暖作为最深的关切,深入调研体察民情、敞开心扉倾听民声,始终把“群众事”记作“关心事”。要矢志带头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常问常听“群众还需要些什么”,常思常新“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找准为民服务的发力点,借鉴好“做成了的”,落实好“正在做的”,规划好“准备做的”。要将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把基层治理细化到每家每户,把乡村振兴推进至农村农民,以走烂鞋底、磨破嘴皮般的为民之姿彰显公仆本色,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代表讨论生态安全合作

村民次仁每天跟随孟德利学习种植养护技术,同时在大棚务工,每天收入200多元。“在这比外出打工强,还能学到技术。”他说,产业长久发展还得靠自己经营,“我得抓紧学习,掌握全部知识和技术。”

广交会观察:中外企业共拓RCEP合作发展新机遇

解散员工,重新组建客服团队,降低消费者预期,诱导接受不公平方案,在短时间内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更换为无偿还能力的“背债人”。如果消费者不接受方案,发起行政投诉或民事诉讼,这些“职业闭店人”还会出面善后。“职业闭店人”的行为本身就不是正常的中介活动,而是助纣为虐,为恶意闭店逃脱责任。

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娃娃兵”

在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上,“网络普法看河北”“全国网络普法行走进河北”等互动话题,利用“UGC模式”(即用户将自创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让更多网民参与其中,用一句话、一张照片、一段视频等,呈现网络普法的“N”种表达方式。

11月10日起丰台至沙城铁路恢复开行旅客列车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牵住“牛鼻子”。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被列为指导思想中的重要原则之一,“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是位列“七个聚焦”的首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